学科建设

作物学(学科)始建于1948年,1998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重新评为省重点学科,并列入国家级后备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是国家计委立项的“211”工程重点学科。经几代人的努力,本学科在全国同领域中具有相对领先的学术地位。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2005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称号。依托于该学科的寒地作物生理生态实验室1996年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大豆生物学实验室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一级学科是原国家计委立项的“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

作物学现包括作物遗传育种学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二个学科均是博士学位授权点、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198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批准设立农业部寒地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学科,1979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准设立省特聘教授岗位,2003年引进第一位省特聘教授,以本学科的大豆研究所为基础,2005年批准设立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经多年建设,学科已形成具有北方寒地作物育种和高产优质栽培与耕作特色的、稳定的9个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和各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均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龙江学者、省优秀导师等担任,均为国家各类重大课题主持人。学科现有人员64人,正高级24人,副高级14人,具有博士学位40人。其中世界大豆研究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人。农业部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黑龙江省新世纪人才基金资助1人。龙江学者1人,国家和黑龙江中青年专家2人。40岁以下博导就有4人,并已主持国家“十二五” 支撑计划项目。

学科各研究方向均承担国家973、863、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重大项目,所设方向具有前瞻性,研究具有前沿性、总体研究水平在全国同领域具有先进性。大豆遗传育种等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十一五”期间共承担完成国家重大和重点以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37 项,获得科研经费共1.14亿元。其中“973”2项、 “ 863” 5项 、“国家转基因专项” 5项 、 国家攻关和国家支撑计划的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5项(仅2010年学科就新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获省部级奖励1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在09年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会年会,王金陵教授获大会颁发最高成就奖,是中国唯一获奖。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3项,获新品种保护权7项,软件著作权9项。搜集、整理、创造各类基因资源5000余份。培育出具有寒地特色的作物新品种27个,推广面积达3000万亩。招收博士研究生53人,硕士254人。与外单位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2人,合作指导来自英国的博士1人,与国外合作指导研究生2人。博士后进出站44人;年招收农业推广硕士60人左右。发表论文330余篇,出版专著40部。入选SCI等刊物24篇,累积影响因子达30多点。

学科建有大豆、玉米、水稻、小麦和马铃薯研究所,有试验用地60公顷,1000m2作物挂藏库,建有农业部高油大豆原原种生产基地、农作物转基因中试基地、寒地水稻育种中心,拥有冬季加代温室、抗旱棚和保护性耕作试验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因工程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品质分析实验室。拥有可供学科研究用的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冷冻切片机、冷冻干燥机、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全自动凯式定氮仪、大米食味分析仪、PCR仪、台式低温高速离心机、超纯水系统、紫外透射仪、凝胶成像系统、振荡培养箱、大肠杆菌电激转化仪、分光光度计、高压灭菌器、DNA序列分析系统、超低温冰箱等仪器设备。

学科特色是:育英才、出品种、配技术、上水平、创效益;既能从事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又能进行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应用研究。

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寒地作物遗传理论与育种技术创新、寒地作物品种改良与资源创新、寒地作物生物技术研究与利用、作物生理、高产理论与栽培技术、高效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土壤耕作体系与配套机械。 与“九五”相比,项目层次稳步提升,科研经费显着增加,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